广告

新闻

当前位置:建筑中国 > 资讯 > >

以科技为笔 以建筑为墨 绘制城市新画卷

2023-01-08 15:40

 孙千

在建筑工程设计的宏伟画卷中,每一座拔地而起的建筑,都是设计师们无数日夜的智慧火花与辛勤汗水的凝聚。它们不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创意与梦想的实体化展现。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设计已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的居住、工作等功能性需求,而是向着更高层次的美学追求、环保理念与人性化设计的融合迈进。秦宇熙,这位中国知名的建筑工程师,正是这一转型进程中的佼佼者。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与不懈的创新精神,引领着建筑工程的新风尚。正是有了像秦宇熙这样的杰出建筑工程师,我们的城市才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建筑才更加充满生命力。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40911/da498df89aef99fed2bc481d42963bf4.png

 

秦宇熙的学术之旅始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那是他梦想启航的地方。在这里,他完成了本科学习,获得了建筑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士学位。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秦宇熙又进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专攻建筑学专业,并顺利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而后又前往哈佛大学攻读景观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MLA I)。在这些世界顶级学府中深造的日子里秦宇熙逐步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完美融合,更将这份沉甸甸的学术滋养转化为实践的力量。秦宇熙认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并非孤立的艺术形式,而是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紧密相连。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他能够在休斯敦水牛河生态治理项目中,领导设计出了一套当时社会认可度最后高的系统性生态修复方案。

在休斯敦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水牛湾(Buffalo Bayou)早已成为市民心中的一片绿洲,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相比之下,水牛湾的东区,废弃的工业废墟与缓慢流淌的水道交织在一起,显得黯然失色。作为一位具有前瞻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建筑工程师,秦宇熙深知,单纯的物理修复并不能彻底解决水牛河的问题,必须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进行系统性的生态修复设计。于是,他充分利用自己在哈佛大学学到的知识,将建筑设计的空间逻辑与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相融合,将个废弃的水处理设施改造成水上公园。这一创意巧妙地利用了现有资源,还通过增加亲水空间、设置生态教育区等方式,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与生活质量。此外,秦宇熙还利用水牛湾东区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别是那些倒塌的立交桥废墟。他没有选择简单地拆除这些废墟,而是将它们融入到新的设计中,打造出“I-69湿地公园”的独特景观。2017年2月,美国Chron网站报道了秦宇熙等人为休斯敦水牛河生态治理所做的系统性生态修复设计方案,这一方案不仅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更为水牛湾东区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近年来,3D建模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影视动画的逼真特效到游戏开发的沉浸式体验,从工业设计的精准模拟到医疗健康的精准治疗,3D建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秦宇熙认为,在建筑设计这个充满创意与挑战的行业中,传统的设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因此,他将3D建模技术引入建筑设计领域,打破传统设计的束缚,自主研发出了一项“基于3D建模技术的可视化建筑设计系统”。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常通过二维图纸来传达设计意图。这种方式容易导致沟通障碍和误解,尤其是在涉及复杂结构和细节时。而秦宇熙研发的这项技术成果,利用3D建模技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设计师的创意和构思转化为三维空间中的立体模型。这一创新技术不仅限于简单的形状构建,还能够实现复杂结构、材质、光影效果的模拟,从而生成高度逼真的建筑设计可视化效果,更直观地展示设计思路。同时,系统还能够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光照、阴影、反射等效果,使设计成果具有极高的视觉真实感。设计师也可以在三维环境中自由旋转、缩放、平移模型,从不同角度审视设计细节,从而提升设计成果的质量,并确保设计符合规范和要求。

自该系统推出以来,诸多企业已经成功将其应用于多个大型建筑设计项目中。通过实践验证,该系统不仅显著提升了设计效率和质量,还为客户带来了更加直观、生动的设计体验。这些成功案例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为秦宇熙赢得了业界的赞誉和尊重。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秦宇熙将继续引领着建筑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为我们创造更多美好的建筑作品。

 

来源:建筑中国[责任编辑:姚宣]
建筑中国    www.cnbuild.com.cn